close


李冉|攝
  【特別報道】 探訪南疆維吾爾族村莊:mSATA美麗、貧窮、99.99%擁護黨和政府
  《中國經濟周mSATA刊》 記者 王山山 | 新疆和田報道
  從新疆南部的最大城市喀什出發,向南經過疏附縣、阿克陶縣、英吉沙縣,再向東南經過莎車縣、葉城縣固態硬碟,就到了和田地區,經皮山縣再向東是墨玉縣。
  這一路上,幾乎每一個縣都有一種或幾種聞名遐邇的特產。疏附有“阿月渾子”(開心果),阿克陶有巴仁杏,英吉沙有工藝小住商情趣用品刀,莎車有巴旦木(扁桃仁),皮山有石榴,葉城、墨玉有核桃,這塊沙漠中的綠洲物產頗為豐富。
  8月4日—5日,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隨新疆科技廳“三民”(訪民情、惠民生、聚民心)駐村幹部慰問組到達和田地區墨玉縣,深入南疆維吾爾族鄉村,感受到這裡獨特的經濟與社記憶體會發展現狀。
  綠洲里的貧困鄉村:
  人均年收入三四千元
  在和田,不管在城市還是鄉村,四望都是綠色滿眼,樹木或莊稼長得繁盛茂密,但所有植物和建築上均覆蓋著厚厚的黃土。
  當地人說,這裡一年有近200天都在“下土”,有句老話說:“和田人民過得苦,一天要吃二兩土,白天不夠晚上補。”和田地區向北緊鄰塔克拉瑪乾大沙漠,南部有喀喇昆侖山冰川山脈,冰川融水滋養了綠洲,風又吹來沙漠中的塵土蓋在綠洲上,於是有了綠葉上覆黃塵的特別景觀。
  和田產玉。在和田市區里,街上到處可以見到賣玉的店面,連酒店大堂都會專門設一個櫃臺,裡面鋪擺著玉石玉器,出門就有戴花帽的維吾爾族老人向你兜售他用挎包裝著的玉石。和田下屬的墨玉縣,也因產墨玉而得名——不過,當地人告訴記者,經過前幾年的大肆採挖,如今整個和田的玉石資源已經不多,大部分玉石礦藏也已禁止採挖,所以,市面上見到的玉石真假和品級都很難分辨。
  墨玉的鄉村,景色優美但生活並不富裕。
  一些村莊的路面已經在各種援建工作中逐漸硬化,路邊也有了太陽能路燈。鄉村公路兩邊,一個個農戶的住房在政府補貼下建得高大寬敞,窗前或院外有高高的葡萄架,一串串葡萄顆顆飽滿。但村民們的生活並不富裕,房子高大,走進去卻看不到什麼像樣的傢具。
  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走訪的薩依巴格鄉和喀爾賽鎮的七八個村莊,人均年收入普遍在三四千元,最富裕的一個村,人均年收入也不過5000多元。這裡屬南疆農區,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核桃樹——有的村莊1200多畝土地,900畝地種的都是核桃,此外,種植有少量的玉米、小麥等糧食作物,也有些農民養羊,但因為缺少飼料,一個周期下來,從一隻羊身上只能獲得200元左右收益。
  讓維吾爾族同胞生活得富足快樂,是駐村幹部最大的心愿。
  駐村幹部:“好事讓基層去做,好人讓村幹部去當”
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南疆鄉村的扶貧工作一直在進行。今年2月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決定,在全疆各級機關抽調20萬名幹部,開展為期三年的訪民情、惠民生、聚民心“三民”活動。墨玉縣薩依巴格鄉有6個村是新疆科技廳首批幹部開展“三民”活動駐扎的鄉村,每個村裡有5~8名幹部駐守。
  在薩依巴格鄉的克西拉克村,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見到新疆科技廳黨組成員、紀檢組長何建國,他也是6個村駐村工作組的帶隊領導。
  據何建國介紹,在“惠民生”和扶貧工作上,科技廳的思路是從“扶貧到戶”變成“扶貧到村”。比如克西拉克村有354戶,1200多人口,但村集體去年一年的收入只有4.5萬元,只能勉強維持這個村裡最基本的水電等費用,到冬天甚至連煤都買不起。“自身運轉都維持不了的基層組織,怎麼為300多戶百姓服務?解決不了老百姓的任何困難,怎麼去號召老百姓?”
  於是,6個村的“惠民生”工作主要圍繞提升村集體收入,並通過村集體帶動百姓增收展開,最終目的是匯聚民心。
  在克西拉克村,工作組帶來70餘萬元援助資金,設計了能“動起來”的項目。村裡多數土地都已種植核桃,於是工作組請專家將村裡的16000多株核桃樹進行品種改良,目前已改良了50%,原來每株樹只能結果幾斤、十幾斤,改良後可結果幾十斤。為規避核桃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,工作組還從國外引進歐李(鈣果)、西梅等質優價高的水果進行種植實驗,準備在村中打造一個45畝的精品果園。
  另外,工作組設計了“林下養雞”的短平快項目,資金先從工作組幫扶資金中借,雞出欄後,收回的投資則交給村集體,變成了集體收入。今年4月第一輪示範戶養雞,扣除成本,4個示範戶中獲利最多的拿到7700多元,最少的也分得5900多元。而雞舍、飼料、雞苗等投資收回來變成了集體收入,有8萬多元。由於第一輪養雞收益頗好,第二輪養雞報名時,村民非常積極。
  羊在維吾爾族同胞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,儘管南疆農區不適合養羊,依然有很多老鄉養羊。為此,工作組幫助老鄉進行了羊種改良。據喀日克薩依巴格村駐村組長劉智敏介紹,改良後一隻羊就可以增加200多元純收入。
  改良核桃樹、改良羊種,養雞、養鵝,6個村工作組的項目幾乎都是從提高村集體收入、提升村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出發。“好事讓基層去做,好人讓村幹部去當”,這是新疆科技廳黨委為“聚民心”設計的扶貧思路。
  語言壁壘亟待打破
  8月5日上午,記者來到喀爾賽鎮哈曼艾日克村時,正好遇見郵遞員前來村委會送報紙和郵件,報紙有《人民日報》,還有維文版《新疆日報》和《和田日報》等。這些報紙的“瀏覽量”並不大,因為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,能看懂的並不多。
  在薩依巴格鄉康帕村村委會院子里,幾個十幾歲的維吾爾族男孩在學騎自行車,看到記者一行,熱情地喊:“你好!”可是他們也就只會這一句漢語,繼續交流就只能靠手勢了。一個孩子看到記者挎著相機,用雙手比划出一個長方形的框框,希望記者給他們照相,相機舉起時,他們天真地笑了,露出潔白的牙齒。
  絕大部分維吾爾族老鄉都很善良友好,他們會到工作組進駐的村委會打球、下棋,參加各種活動,有時還會熱情地送瓜果蔬菜給駐村幹部,但如果沒有翻譯基本很難聊天。
  何建國告訴記者,薩依巴格鄉是個接近百分之百的維吾爾族鄉,全鄉27個村、3萬多人口中,只有22個漢族人,除了鄉政府的工作人員就是學校里的老師。大多數維吾爾族老鄉不會講漢語。每個駐村工作組都有一兩名維漢雙語幹部,有了他們,入戶訪查和溝通才能夠實現。一名維吾爾族駐村幹部表示,不光要教少數民族同胞學習漢語,漢族幹部學習維語也很重要,希望這一工作進程能加快。
  工作組遇到的最大挑戰來自老鄉的觀念。“很多農民對政策依賴心理比較強,他們希望有低保,有補貼,對運轉的項目卻不夠熱心。”薩依巴格鄉闊什魯克村的駐村組長阿不都熱依木說,工作組規定只能免費提供一次、最多兩次雞苗、鵝苗,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老鄉的興趣,讓他們得到實惠後繼續循環。但有些老鄉從工作組免費領了雞苗、鵝苗之後,就直接賣掉換錢了。
  阿不都熱依木覺得,要改變這樣的局面,關鍵是提高老鄉的文化水平,教育要跟上,不然人們的思想落後,很難改變貧困的現狀。
  據瞭解,一些村子里沒有學校,村民家裡大多有政府發放的電視,不過,“樂觀估計有30%的人晚上會看電視,悲觀估計只有15%。”一位駐村幹部告訴記者,傳遞信息最快的算是村裡的大喇叭,早晨播送通知,午間和傍晚播新聞。
  不過,阿不都熱依木對記者表示,他在村裡工作半年最深的感悟是,老百姓對黨和政府是很信任的,非常支持黨和政府各個方面的工作,生事的人只是一小部分,99.99%的老鄉旗幟鮮明地擁護黨和政府。
  (文中圖片除署名外均為王山山拍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55ongm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